飞蝗不同地理种群抗寒性研究(英文)

被引:14
作者
李冰祥
陈永林
蔡惠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飞蝗; 过冷却点; 抗冻保护剂; 磷酸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69.265.2 [];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新疆和硕、哈密和天津北大港飞蝗种群的过冷却点随发育阶段而升高 ,在胚胎发育的各期都具有较低的过冷却点。飞蝗卵的过冷却点在这 3个地理种群间无明显差异。雄性蝻和成虫比雌性的过冷却能力强 ,和硕飞蝗的成虫过冷却点比北大港的飞蝗成虫要低。低温胁迫可诱导蝗卵以糖元为原料合成抗冻保护剂 ,和硕飞蝗种群的卵主要合成甘油和山梨醇 ,北大港飞蝗种群的卵主要合成海藻糖 ,而哈密飞蝗种群的卵却可以合成甘油、山梨醇和海藻糖等抗冻保护剂。糖元磷酸化酶的总量随发育阶段而下降 ,但热休克和冷休克并不改变其总量 ,冷休克在胚胎发育的各阶段可以使其活性升高1 0 %~ 4 0 %。北大港飞蝗种群和哈密飞蝗种群的蝗卵经热休克 2 h处理后 ,糖元磷酸化酶的变化与在冷休克下的情况相似 ,而和硕飞蝗种群胚胎发育的 期 ,热休克诱导糖元磷酸化酶活性的升高程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023 / 20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REGULATION OF GLYCOGEN-PHOSPHORYLASE IN FAT-BODY OF CECROPIA SILKMOTH PUPAE [J].
ZIEGLER, R ;
ASHIDA, M ;
FALLON, AM ;
WIMER, LT ;
WYATT, SS ;
WYATT, GR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79, 131 (04) :3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