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交易:模式演进和体制内要素组合的优化

被引:23
作者
程世勇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地票”; 模式演进; 指标交易; 货币化;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0.05.010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地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体系的核心,价格传导效应比资本利率和工资率更显著。地权市场滞后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使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扩张的产业低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地权的市场化流转由于受土地固定区位空间的限制,难以形成要素集聚和产业协同优势,更面临着城乡规划冲突、产权冲突和城乡土地价格双轨制下福利和利益分配的损失。"地票"交易是基于城市土地国有产权的基本制度框架,以稀缺性的建设用地指标为交易对象,将集体资产嵌入国有土地的定价体系,通过"资产性"地权交易在集体资产价值获得实现的同时,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实物资产的增减挂钩、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的集聚。"地票"交易在实践运行中的绩效显著并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演化。这种土地和产业的要素组合模式,不仅能降低集体建设用地体制外流转的成本和制度风险,还能通过地价升值抑制盲目投资和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调节宏观经济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失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J].
程世勇 ;
李伟群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1) :71-75
[3]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J].
杨志荣 ;
靳相木 .
经济论坛, 2008, (15) :42-45
[4]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论要 [J].
蔡继明 .
东南学术, 2007, (03) :12-18
[5]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6]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
[7]   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 [J].
黄祖辉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2, (05) :66-71+95
[8]  
Expanding The Gap:How The Rural Property System Exacerbates China‘s Urban Rural Gap. James, Benjamin W.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