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气溶胶PM2.5一次来源解析

被引:40
作者
樊曙先 [1 ]
徐建强 [2 ]
郑有飞 [2 ]
谢学俭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化学元素平衡法; 源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区扬尘和建筑尘是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贡献率合计约70%;燃煤尘和冶炼尘仅为约15%。对郊区扬尘和煤烟尘是PM2.5的最主要贡献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和22.4%,建筑尘的平均贡献率为8.3%,冶炼尘的贡献小于8%。这些结果可为治理气溶胶细颗粒源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7 / 5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
    宋宇
    唐孝炎
    方晨
    张远航
    胡敏
    曾立民
    [J]. 环境科学, 2002, (06) : 11 - 16
  • [2] 大气气溶胶虚折射指数及其与元素的相关性
    刘文菁
    黄世鸿
    李良福
    [J]. 气象科学, 2002, (01) : 40 - 46
  • [3] 南京市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地面积尘来源解析
    刘文菁
    黄世鸿
    刘小红
    徐震涛
    杭维奇
    [J]. 气象科学, 2001, (01) : 87 - 94
  • [4] 常州市大气气溶胶颗粒来源解析
    黄世鸿
    李如祥
    沈恒华
    陆百英
    金华中
    陈诚坤
    [J]. 气象科学, 1995, (02) : 92 - 100
  • [5] 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大气气溶胶的来源
    王明星
    [J]. 大气科学 , 1985, (01) : 73 - 81
  • [6]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to identifyaourles of selected elements in the Boston urban aerosol .2 P.K.Kopke. At-mos.Environ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