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

被引:48
作者
李海涛
王姗娜
高鲁鹏
于贵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亚热带; 碳储量; 物种多样性; 千烟洲; 井冈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已发表的乔木生物量回归模型(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沿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千烟洲至井冈山市大井林场一线,采用样带法研究了赣中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植被群落碳储量及其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碳储量绝大部分集中于乔木层。乔木层单位面积碳储量与乔木密度的幂指数为-0.0756。碳储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植被的碳密度与经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纬度和海拔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表现为随着纬度和海拔增加植被碳密度递减。各层片的碳密度与其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吉水三种造林模式林分生物量及生长量研究
    杨桦
    詹有生
    曾志光
    龙蔚
    骆昱春
    周小平
    汤良富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2) : 164 - 168
  • [2] 18年生樟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姚迎九
    康文星
    田大伦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 1 - 5
  • [3] 天然更新的檫木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柳江
    洪伟
    吴承祯
    何东进
    毕晓丽
    闫淑君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 (02) : 105 - 110
  • [4] 刨花楠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分析
    钟全林
    张振瀛
    张春华
    周海林
    黄志强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 533 - 536
  • [5]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 13 - 16
  • [6] 拟赤杨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
    陈文荣
    [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03) : 31 - 34+74
  • [7] 枫香人工林净生产量动态变化研究
    钱国钦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 399 - 404
  • [8] 闽粤栲天然林生物量及预测模型研究
    管大跃
    黄国泉
    [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02) : 34 - 36
  • [9] 马尾松林生物量及其结构的研究
    吴守蓉
    杨惠强
    洪蓉
    朱炜
    陈学群
    [J]. 福建林业科技, 1999, (01) : 19 - 22
  • [10]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陈辉
    洪伟
    兰斌
    郑郁善
    何东进
    [J]. 林业科学, 1998, (S1) : 60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