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

被引:93
作者
王如松 [1 ]
李锋 [1 ]
韩宝龙 [1 ]
黄和平 [1 ,2 ]
尹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 复合生态; 生态管理; 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位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是一类基于区域水-土-气-生-矿五类生态因子,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五类生态过程,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类生态功能,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功序范畴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的整合机制、体制、结构、功能的内涵,提出以净化、绿化、活化、美化、进化型安全生态保障目标,生物链-矿物链-服务链-静脉链-智慧链五链合一的循环经济耦合构架,以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模式为城市生态管理的3个支柱。城市生态管理是对城市涵养、调节、流通、供给和支持五类生态服务功能的调节、修复和建设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生物。城市生态空间是指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所占据的物理空间、其代谢所依赖的区域腹地空间,以及其功能所涉及的多维关系空间。通过天津、扬州、淮北、合肥等市复合生态规划与建设的案例,阐述了区域、市域、城域和社区/园区4尺度城市生态空间的管理方略。最后以延庆和北京主城关系的演变探讨了复合生态位势在城市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淮北市为例 [J].
赵丹 ;
李锋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13, 33 (08) :2343-2349
[2]   中国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J].
尹科 ;
王如松 ;
姚亮 ;
梁菁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588-5598
[3]   绿韵红脉的交响曲:城市共轭生态规划方法探讨 [J].
王如松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8-17
[4]   文明的观念和教化:中国与欧洲 [J].
何平 .
史学理论研究, 2007, (04) :22-33+158
[5]   2003年中国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 [J].
陈亮 ;
王如松 ;
王志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1794-1800
[6]   论城市生态管理 [J].
王如松 ;
李锋 .
中国城市林业, 2006, (02) :8-13
[7]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J].
于迎军 ;
刘洪利 ;
高利昂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03) :35-40
[8]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符贵南 .
生态学报, 1996, (02)
[9]  
城市生态位势探讨[J]. 王如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88(01)
[10]  
城市生态位势探讨[J]. 王如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8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