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失研究评述

被引:16
作者
陈小萍 [1 ]
张海钟 [2 ]
机构
[1]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2]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父亲缺失; 儿童心理健康;
D O I
10.13277/j.cnki.jcwu.2008.06.028
中图分类号
G78 [家庭教育];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040202 ;
摘要
国内外近期关于父亲缺失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存在着概念的界定模糊,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等问题。父亲缺失应该分为生理缺失与心理缺失两种情况。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应该将研究的视角更多地转向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应注重研究内容的多样性与系统性;应坚持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J].
金春寒 .
基础教育研究, 2005, (10) :20-22
[2]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J].
杨丽珠 ;
董光恒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3) :260-266
[3]   家有仙女初长成——如何做女孩的父亲 [J].
西林 .
家长, 2005, (Z1) :5-8
[4]  
与爸爸和好吧[M]. 九州出版社 , (美)大卫·斯托普(DavidStoop)著, 2005
[5]  
英汉心理学词典[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凌文辁,方俐洛主编, 2000
[6]  
Why father absence might precipitate early menarche[J] . Satoshi Kanazawa.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 2001 (5)
[7]   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 [J].
Pfiffner, LJ ;
McBurnett, K ;
Rathouz, PJ .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1, 29 (05) :357-367
[8]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bsent fathers [J].
Wineburgh A.L. .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000, 17 (4) :25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