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6
作者
郭振一
机构
[1]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断裂带; 郑城; 地堑; 主干断裂; 断层带; 构造带; 断层槽; 形成演化; 老第三纪; 早第三纪; 大陆裂谷; 裂谷带; 运动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中国大陆边缘活动带北北东走向的巨型复杂断裂带,南起安徽广济,向北延入苏联境内,长达3500公里,宽度从几十公里至200余公里,深切上地幔,构造形迹和结构十分复杂,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型断裂之一。对断裂带的生成,力学性质和演化历史等重大问题,久有争议。作者依据郯城—庐江断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郯庐断裂和东北南部主要断裂的关系 [J].
周伏洪 .
地震地质, 1985, (02) :1-9
[2]   郯庐断裂中段古裂谷的基本特征 [J].
许志琴 ;
张巧大 ;
赵民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2, (00) :17-44
[3]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 [J].
吴利仁 ;
齐进英 ;
王听渡 ;
张秀棋 ;
徐永生 .
地质学报, 1982, (03) :223-234
[4]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
杨森楠 ;
李思田 .
地质学报, 1983, (03) :213-223
[5]   胶莱拗陷南缘晚侏罗世鲕状灰岩砾石中有孔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郭振一 ;
孙秀珠 .
地质论评, 1985, (02) :179-182+204
[6]   华南和华北断块的地极移动曲线 [J].
林金录 .
地震地质, 1985, (01)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