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按需分配”理解中的几个歧义问题

被引:8
作者
徐跃华
机构
[1]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 分配制度; “需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收入分配的设想。对其思想内涵与实现条件,理论界一直争议不断,肯定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近年来否定意见又时有所见。本文针对其中常见的、极易引起歧义的几个问题,从生产与需要的关系、资源与需要的关系和马克思关于"按需分配"的条件预设三方面,探讨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需要动态论"、"需要无限论"、"生产有限论"、"资源有限论"、"分工永恒论"及"劳动无差别论"等观点的错误根源,以期科学理解马克思的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J].
刘建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01) :71-75
[2]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J].
程恩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16-29+205
[3]   “按需分配”理论再认识 [J].
韩云川 .
科学社会主义, 2004, (03) :29-31
[4]   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吗? [J].
李济广 .
江汉论坛, 1989, (02) :9-14
[5]   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分工的消失 [J].
李延明 .
人文杂志, 1985, (02) :34-37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没有否定“按劳分配”,也没有提出“按需分配” [J].
汤在新 ;
曾启贤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 (03) :47-52+12
[7]  
人们为什么要买不需要的东西[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帕梅拉·N.丹齐格著, 200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60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