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肝病时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龚成新
何善述
机构
[1]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生化教研室,同济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
关键词
肝病; 活性测定; 改良法; 肝病患者; 慢活肝; 重症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血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血清胆碱酯酶(ChE)由肝脏合成,在肝功能受损时其活性降低,故可代表肝的储备功能。但过去测定ChE活性的方法不够灵敏可靠,以致ChE活性测定在肝病上的临床应用未受到重视和广泛开展。1987年我们建立了测定ChE活性的Ellman改良法,该法灵敏、准确、稳定,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因此本文采用该法测定肝病患者的ChE活性,并与其它常用肝功能指标比较,以评价其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omparison of substrate for mearsuring cholinesterasc activity in hepatobiliary diseases. Uctc T,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Clinical Biochemistry . 1985
[2]   胆碱酯酶Ellman测定法的改良及其酶动力学 [J].
周洪华 ;
何善述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3)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