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文化转型:重构社会变革的形态

被引:10
作者
关凯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 转型; 社会动员;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3.03.012
中图分类号
TP393.4 [国际互联网];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不仅塑造出超越自然条件约束的虚拟社会空间,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互动与社会集群方式,并由此改变了社会构建的路径。由网络社会崛起引发的社会变革,深刻表现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动员、集体行动以及文化权力的再分配。在"郭美美事件"中,网民根据自身的意愿生产事件的意义;而"西亚、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则直接表现出互联网文化形态的特点。由此可见,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正在成为社会变革的文化参照系之一,互联网将从文化上影响未来的社会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J].
邱泽奇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54-59+96
[2]  
赶走卡扎菲的年轻人.[N].秦轩;.南方周末.2011,
[3]  
突尼斯的“茉莉花”能芬芳几时.[N].陶短房;.东方早报.2011,
[4]  
现实的社会构建.[M].(美) 伯格; (美) 卢克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  
社会理论的基础.[M].(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  
数字化生存.[M].(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著;陈郁等 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