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解释学的历史演进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6
作者
张彤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存; 历史性; 哲学解释学; 反思与批判;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06.06.011
中图分类号
B51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引进哲学,使解释学成为一种普遍的解释工具和方法论,其缺陷在于忽略了理解内容中所包含的真理,把理解活动看作原作者意图的重构,看作一种客观的静止的认识活动,从而陷入笛卡尔式的二元对立之中。狄尔泰认为精神科学共同建立在人内心的体验的基础上,因而比自然科学更有理由成为一种科学,解释是我们把握精神世界的必要程序和方法;但他天真地抱有历史客观主义的想法,忘记了理解精神客观化存在的人本身的历史性,成为一种秘密的实证主义。海德格尔使解释学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本体论转向,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生存中必有领会,此在具有前理解和解释学循环的生存论结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作为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之后,哈贝马斯进一步发展了解释学理论,形成了一种批判解释学或者叫做深层解释学。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真理与方法.[M].(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理解与解释.[M].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