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沼气发展新模式的环境经济分析

被引:16
作者
吴坚 [1 ]
利锋 [2 ]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农村沼气; 商品化; 环境经济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农村市场化的推进和沼气池建造技术的提高,广东梅州农村自发出现了"一户建池,多户使用,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的沼气商品化发展新模式。对典型案例的财务分析表明,建池户2至3年即可收回成本,收益期至少为17年;通过类比得出的生态环境效益为每年885.2元。与典型"猪—沼—果"模式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点:一是规模远远大于后者,二是实现了沼气商品化。沼气商品化发展新模式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沼气池的使用效能,增加了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把建池户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扩大规模,二是改进技术。大型猪场施行沼气并网发电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力发展沼气 保护生态环境 [J].
杨增外 .
生态经济, 2001, (12) :154-155
[2]  
能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 北京出版社 , 顾树华等编著, 2001
[3]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D]. 刘东生.中国农业大学 2004
[4]   农户沼气池建设成本效益评价方法的讨论 [J].
朱建华 ;
王正宽 ;
王效华 .
中国沼气, 1998, (03) :45-47
[5]   农村能源建设对减排SO2和CO2贡献分析方法 [J].
王革华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1) :175-178
[6]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山西交城县安定村为例 [J].
张从 .
环境保护 , 2001, (05) :25-26
[7]   浅议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J].
黄德辉 .
生态经济, 2001, (11) :73-74
[8]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评价 [J].
王莹 ;
鲁建华 ;
王维和 .
可再生能源, 2003, (02) :39-40+42
[9]   沼气在广东梅州推广遭遇的问题——以瑶玲村为例 [J].
利锋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3, (12) :17-19
[10]   客家农村沼气使用现状、问题、对策 [J].
利锋 ;
刘文昌 ;
李寿奇 ;
曾新明 ;
林文炼 .
中国沼气, 2004, (04)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