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露天开采矿区地形特征及植被恢复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进来 [1 ]
马树恩 [1 ]
刘玲 [2 ]
机构
[1] 河北省千松坝林场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露天开采矿区; 生态修复; 地形分析; 植被恢复;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16.0340
中图分类号
S731.6 [工矿区绿化];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露采矿山为研究对象,以破损地形特点及植被恢复为研究目标,利用Arc 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地形复杂程度及汇水情况,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植被修复和绿化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对矿区的高程、坡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得到区域汇水分布图,可作为区域规划依据。选取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和高程变异系数作为地形复杂度指标,根据地形复杂度对矿区进行分区治理,在矿区地形特征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植被恢复技术,并根据植物配置营造符合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使矿山迹地重建地貌相对稳定并与周围景观相和谐,为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69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基于小流域自然形态的废弃矿区地形重塑模拟
    杨翠霞
    赵廷宁
    谢宝元
    曹福存
    张成梁
    张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 236 - 244
  • [2] 基于RS与GIS的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的动态变化
    张召
    白中科
    贺振伟
    包妮沙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 230 - 236
  • [3] DEM地形复杂因子的确定及与地形描述精度的关系
    刘春
    孙伟伟
    吴杭彬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9, (09) : 1014 - 1020
  • [4] 澳大利亚:恢复废弃矿区 走可持续生态矿业之路
    周进生
    李兰
    刁淑丽
    [J]. 国土资源, 2005, (05) : 50 - 51
  • [5]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卞正富
    [J]. 资源·产业, 2005, (02) : 18 - 24
  • [6] 基于ArcView 3D Analyst的土地复垦三维景观模拟
    陈秋计
    张洪波
    党熙凯
    谢宏全
    郝海富
    [J]. 金属矿山, 2005, (04) : 67 - 69
  • [7] 德国土地复垦和整理的经验与启示
    潘明才
    [J]. 国土资源, 2002, (01) : 50 - 51
  • [8] 美国矿区土地复垦
    胡振琪
    赵艳玲
    毕银丽
    [J]. 中国土地, 2001, (06) : 44 - 45
  • [9] 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D]. 杨翠霞.北京林业大学. 2014
  • [10] 3S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李苓苓.首都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