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感课业负担的理论解释——基于北京调查样本的Logistic多项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东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自感课业负担; 理论解释; Logistic多项回归模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客观说"和"建构说"是研究课业负担原因的两类取向。基于2014年北京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数据,建立了囊括"客观说""建构说"的Logistic多项回归模型。模型的结果证实了基于"客观说"的一些假设,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感负担程度较低;教师质量高,学生自感负担轻;学校课程选择性高,学生课业负担也相对较轻。同时,Logistic多项回归模型也证实了"建构说"的一些假设,例如学生预期学历水平越高,自感负担越重;应试压力较强的学生,自感负担较重;体现学习态度的学习价值感、学习快乐感也对学生自感负担程度有显著影响。Logistic多项回归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课业负担"在中小学生中确实存在(客观说);然而学生对此的感受则会有强弱差异(建构说)。基于此,笔者提出"课业负担感"的概念,试图整合"客观说"和"建构说"两种观点。相比于传统的"课业负担"概念,笔者认为"课业负担感"这一概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研究空间,对于"政策"导向的减负策略研究也富有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J].
劳凯声 .
教育研究, 2014, 35 (08) :4-14
[2]   课业负担的个体层面变量研究综述 [J].
文剑冰 .
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 (12) :24-30
[3]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学习心理探析 [J].
毕恩铭 .
山东教育科研, 1996, (01)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