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果皮变色机理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蒋世云
宁正祥
师玉忠
机构
[1] 广西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广州,
关键词
荔枝; 褐变/多酚化合物; 花色苷; 贮藏; 可滴定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 [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白蜡荔枝研究表明:荔枝果皮花色苷在510nm有最大吸收峰,随着氢离子浓度的降低,花色苷的红色变浅或光谱吸收峰变低,吸收峰消失的临界氢离子浓度为1×10-3.5mol/L。但氢离子浓度在1×10-2~10-3mol/L范围内对多酚化合物的影响不明显。新鲜荔枝在室温放置两天半,果皮外表全部变色。荔枝果皮变色主要由3方面原因引起:1)果皮可滴定酸降低,H+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并小于临界值而引起花色苷颜色由深变浅,最终失去红色,它是荔枝初期可逆性变色的重要原因。2)花色苷氧化破坏。3)酶促多酚褐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