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列岛南部三岛岩相潮间带群落多样性格局

被引:22
作者
庄树宏
陈礼学
王尊清
机构
[1] 烟台大学生物与化学理工学院,烟台大学生物与化学理工学院,长岛县海洋与水产局烟台,烟台,长岛
关键词
潮间带; 群落多样性; 群落; 长山列岛;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68
中图分类号
Q145 [生物群落学与种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山列岛南部南长山、北长山和大黑山岛屿岩相潮间带群落种类组成的调查表明 ,3岛屿岩礁潮间带的群落结构差异不大 ,表现在决定群落结构和外貌的前 5位优势种群及其优势度序列基本相同 ;而砾石潮间带的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在北长山群落中优势种群及其优势度序列显著地区别于南长山和大黑山 ,但后二者趋同 .3岛屿岩礁潮间带的景观和群落外貌与结构由东方小藤壶 (Chthamaluschal lengeri)、牡蛎 (Ostreaspp .)、大型藻类和短滨螺 (Littorinabrevicula)控制 ,砾石潮间带则由东方小藤壶、大型藻类和平背蜞 (Gaeticedepressus)决定 .群落多样性由物种丰富度 (R)、均匀度 (J)和多样性 (HB、HIV、DB、DIV)衡量 ,3岛屿岩礁潮间带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呈现一致性 ,群落多样性以北长山最高 ,大黑山最低 ;而砾石潮间带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南长山高于北长山和大黑山 ,北长山潮间带群落中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最高 ,南长山和大黑山趋同 .比较 3岛屿两种基质潮间带的群落多样性发现 ,砾石潮间带高于岩礁潮间带 .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 [J].
张永普 ;
应雪萍 ;
高素阳 ;
王一农 .
东海海洋, 2001, (04) :21-27
[2]   人为干扰对岩礁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英文) [J].
庄树宏 ;
王克明 ;
陈礼学 .
黄渤海海洋, 2001, (03) :54-64
[3]   烟台不同海域潮间带Pb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 [J].
庄树宏 ;
刘雪梅 ;
王克明 ;
张强 .
海洋通报, 1998, (06) :12-16
[4]   生态交错带理论及其在海洋生态学中的应用 [J].
陈尚 ;
朱明远 ;
孟凡 ;
马艳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5) :18-24
[5]   中国北方海岛县经济区及其划分的初步研究 [J].
张耀光 .
地理研究, 1998, (03) :56-65
[6]   嵊泗列岛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Ⅱ.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J].
杨万喜 ;
陈永寿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1) :75-78
[7]   烟台潮间带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和多样性研究 [J].
丛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1) :3-5
[8]   烟台海滨潮间带岩岸环境无脊椎动物群落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庄树宏 .
黄渤海海洋, 1997, (03) :31-39
[9]   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 [J].
范明生,邵晓明,蔡如星,王海明 .
东海海洋, 1996, (04) :27-34
[10]  
嵊泗列岛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Ⅰ.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J]. 杨万喜,陈永寿.应用生态学报. 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