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界面“贴线”形态之中西比较研究

被引:9
作者
周钰 [1 ]
贺龙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街道界面; 贴线; 街廓尺度; 门堂之制; 立面;
D O I
10.16414/j.wa.2013.06.021
中图分类号
TU984.19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23 ; 082303 ;
摘要
在人工规划型城市肌理中,欧美城市的街道界面多为整齐平直,而中国则多为凹凸错落。规划法规的不同是直接原因,而更为根本的则是中西不同的建筑文化传统。西方的小街廓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注重建筑"立面"的传统,使街道界面具有"贴线"特点。中国的大街廓和"门堂之制"主导的群体布局模式,以及木构建筑曲折多变的外观特点、界面错落的单体组合模式,使传统街道界面具有层次丰富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Barcelona:the urban evolution ofa compact city. Joan Busquets. . 2005
[2]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StevenTiesdell),(英)蒂姆·希思(TanerOc),(土)塔内尔·厄奇(TimHeath)著, 2006
[3]  
Space,Density and Urban Form. Meta,Haupt. . 2009
[4]  
城市建设艺术[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奥)西特著, 1990
[5]  
在城市上建造城市[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周俭,张恺编著, 2003
[6]  
华夏意匠[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李允鉌著, 2005
[7]  
美国城市设计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加)约翰·彭特(JohnPunter)著, 2006
[8]  
立面的误会[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赵辰, 2007
[9]   城市街道墙探析 [J].
金广君 .
城市规划, 1991, (05) :47-51+64
[1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 [J].
梁鹤年 .
城市规划, 2002, (01)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