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中活血化瘀有效组分的谱效关系

被引:19
作者
张慧 [1 ]
海广范 [1 ]
栗志勇 [2 ]
张婷 [3 ]
吕洁丽 [4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
[3]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白芷; 活血化瘀;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4150139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芷的活血化瘀活性成分。方法:对白芷药材进行系统化学部位分离得到白芷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部位。大鼠随机分成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血瘀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阿司匹林12 mg·kg-1)及白芷4个不同提取部位组,每组8只。每组均灌胃给药,白芷不同提取部位剂量20 g·kg-1(相当于原生药),连续给药7 d,每日1次。第7天药后1 h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8 mg·kg-1,共2次,间隔4 h,考察白芷各不同提取部位的活血作用。针对活性最强的部位建立10批不同产地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10批不同产地白芷乙酸乙酯部位活血化瘀作用进行检测,利用多元回归和灰色关联度结合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芷各提取部位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其中以白芷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最强(P<0.01)。将10批白芷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按照中位数法建立各样品的对照指纹图谱,共16个共有峰。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4,9,11,12,16号峰是与活血化瘀作用相关色谱峰。结论:4,9,11,12,16峰可能为白芷活血化瘀作用的特征峰,所建立的白芷HPLC特征图谱与药效作用的关系,可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地锦草洗脱部位指纹图谱特征与其抗真菌作用的灰关联度分析[J]. 李治建,周露,古力娜·达吾提,斯拉甫·艾白.中国中药杂志. 2012(05)
  • [2] 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
    李伟霞
    黄美艳
    唐于平
    郭建明
    尚尔鑫
    刘欣
    钱大玮
    段金廒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 (12) : 1761 - 1765
  • [3] 黄芩解热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孟庆刚
    王微
    李强
    徐珊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 (06) : 379 - 383
  • [4] 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探讨[J]. 陶金华,狄留庆,文红梅,赵晓莉,单进军,蔡宝昌.中国中药杂志. 2009(18)
  • [5] 建立我国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
    罗国安
    王义明
    曹进
    杨学东
    [J]. 世界科学技术, 2002, (04) : 5 - 11+79
  • [6] 创建中药谱效关系学
    李戎
    闫智勇
    李文军
    徐涛
    覃仁安
    潘玲
    李咏梅
    马亦龙
    [J]. 中医教育, 2002, (02) : 62 - 62
  • [7]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思峰等著, 2010
  • [8]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陈峰, 2006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5
  • [10]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