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
被引:64
作者:

王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植被重建;
生态恢复;
生态适应;
河岸带;
消涨带;
三峡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建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对于恢复消涨带功能、维持三峡工程安全和修复长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涨带可分为自然消涨带和人工消涨带,自然消涨带及其植被是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人工消涨带很少有植被覆盖,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三峡消涨带包括三峡自然消涨带和三峡水库消涨带,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淹没三峡自然消涨带及其植被并产生没有植被覆盖的三峡水库消涨带。作者认为开发利用三峡水库消涨带土地资源,发展库区经济将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三峡工程安全且不利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解决三峡水库消涨带问题的关键是重建消涨带植被,并恢复其功能。该文从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三峡水库管理与库区景观建设的需要、消涨带功能恢复与流域生态系统康复和促进水库消涨带研究的深入阐述了开展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重建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04) : 307 - 314王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吴金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黄宏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刘松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2] 三峡库区湿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利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 149 - 152王学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蔡述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宪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三峡库区消涨带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的自然分布及迁地保护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5) : 415 - 422王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吴金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陶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李作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黄宏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
- [4] 李氏禾的水土保持特性及其在新丰江水库消涨带的应用[J]. 热带地理, 2003, (03) : 214 - 21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庄宁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谢善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 [5]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 生态学报, 2003, (01) : 56 - 63张建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彭补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 [6]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 山地学报, 2002, (06) : 712 - 717涂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治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国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德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7] 三峡库区消涨带维管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4) : 265 - 274王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厉恩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吴金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 [8] 三峡地区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其分类与排序研究(英文)[J].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2002, (02) : 111 - 114+163江明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 [9] 新丰江水库消涨带岸坡侵蚀研究[J]. 热带地理, 2002, (02) : 166 - 17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建议[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 294 - 298虞孝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