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的“环境”与“生态”辨析

被引:13
作者
杨增岽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生态思维; 概念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概念同学科基础理论当中作为结构要素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环体)"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当被用于实体描述或表征对象时两者都具有很多内涵上的一致性,因此二者时常被混用或合为"生态环境"概念使用;当对生态加以抽象理解作为分析方法和价值观时,其蕴涵着比环境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生态"相对于"环境"是一个更具动态性、系统性的概念。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对环境的研究偏于从其实体意义的层面展开,即静态、孤立地对环境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功能、优化路径等进行探讨。生态分析方法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视域,用生态观点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德育生态论.[D].朱家安.华中师范大学.2008, 04
[2]  
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余嘉云.南京师范大学.2006, 12
[3]  
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N].任暟;.光明日报.2006,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M].邱柏生;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  
生态学.[M].林文雄;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6]  
学习共同体.[M].郑葳;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生态哲学.[M].钱俊生;余谋昌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8]  
生态伦理学探究.[M].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
[9]  
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樊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  
哲学走向荒野.[M].(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