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次“黑色”暴雨过程触发机理分析

被引:3
作者
谢健标
张东
易爱民
机构
[1] 广东省气象台
关键词
黑色暴雨; 丁字槽; 对流有效位能; 触发机制;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地面常规及广东自动观测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提供的物理量场、北京T213和JMA中尺度模式分析场等资料,从高层环流特征、水汽条件、热力层结条件等方面对造成2005年6月5日、21日广州地区两次发布了"黑色"信号的大暴雨过程(广东暴雨预警最高级别)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分析。着重从动力触发机制方面归纳总结了两次"黑色"暴雨过程的异同点,结果发现:①东路冷空气很可能是5日暴雨产生的触发因素;②西南季风急流的脉动和地面中尺度低压则是21日暴雨可能的触发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赵玉春 ;
王仁乔 .
气象科技, 2005, (03) :245-249
[2]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毛冬艳 ;
乔林 ;
陈涛 ;
杨克明 .
气象, 2005, (05) :42-46+58
[3]   山东省春季大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个例分析 [J].
杨晓霞 ;
赵宇 ;
高留喜 .
气象科技, 2005, (01) :45-49+67
[4]   广州首次“黑色暴雨"过程的分析 [J].
陈泽华 .
广东气象, 2004, (02) :17-19
[5]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85-290
[6]   一次低能大暴雨成因分析 [J].
康岚顾 ;
顾清源 ;
蒲吉光 .
气象科技, 2002, (05) :284-287
[7]   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J].
陈静 ;
李川 ;
谌贵珣 .
气象, 2002, (08) :24-29
[8]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J].
古志明 ;
冯瑞权 ;
吴池胜 ;
王安宇 ;
林文实 ;
杨艳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2) :173-179
[9]  
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M].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编写组编;林良勋主编;.气象出版社.2006,
[10]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陆汉城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