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我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的背后因素

被引:5
作者
王会娟 [1 ]
陈锡康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农就业人数;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通过对非农就业人数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我国在1997-2002年阶段以及2002-2007年阶段非农就业人数增加的背后支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GDP和消费等最终需求构成项的总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在两个阶段均很明显,但是1997-2002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高于2002-2007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94 / 7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就业悖论”问题研究综述 [J].
王芹萼 .
经济纵横, 2009, (05) :123-125
[2]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J].
李睿 .
北方经济, 2009, (08) :25-27
[3]   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J].
王仕军 ;
李向阳 .
开放导报, 2009, (02) :66-69
[4]   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余源源 .
软科学, 2008, (06) :11-15+21
[5]   影响中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J].
王旭升 ;
王婧 .
改革与战略, 2008, (04) :14-16+99
[6]   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的分析 [J].
吴小松 ;
范金 ;
胡汉辉 .
经济科学, 2007, (01) :5-14
[7]   我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浩 ;
刘金钵 .
生产力研究, 2007, (03) :19-20
[8]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J].
黄彬云 .
求实, 2006, (10) :49-51
[9]   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 [J].
李景华 .
系统工程, 2004, (09) :69-73
[10]   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问题分析 [J].
陈轶丽 .
市场研究, 2004, (0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