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的道德解析

被引:6
作者
任重远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污名; 身份; 污染; 偏见; 正义;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6.04.029
中图分类号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作为现代社会当中一个普遍而又特殊的社会现象,污名不仅是一种社会分类,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建构,其导致了蒙受污名者与常人之间的分别与对立,更使蒙受污名者成为常人社会当中的他者。在现实生活中,污名实际是作为一种"恶名"而被界定和运用,具有非常鲜明的道德倾向性,这使其成为一种道德反思的对象。当前学界对于污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与心理学范畴,但对于污名的道德研究却乏人问津,本文因此试图对此进行一个针对性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身体洁净与道德 [J]. 阎书昌.&nbsp&nbsp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2]   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 [J].
张宝山 ;
俞国良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6) :993-1001
[3]   污名的概念发展与多维度模型建构 [J].
管健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26-134
[4]   污名:研究现状与静态—动态模型构念 [J].
管健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04) :80-84
[5]  
告别功利[M]. 新华出版社 , (美) 努斯鲍姆, 2010
[6]  
污名[M]. 商务印书馆 , (美) 戈夫曼, 2009
[7]  
与社会学同游[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伯格, 2008
[8]  
社会性动物[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阿伦森, 2007
[9]  
流动的现代性[M]. 上海三联书店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2
[10]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