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湿周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13
作者
郭文献 [1 ,2 ]
夏自强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环境水力学; 湿周法; 最小生态流量; Tennant法;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湿周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周法确定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的计算步骤。研究分析了几种典型河槽几何断面的湿周流量关系,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来确定湿周流量关系曲线上变化点所对应的最小生态流量。以长江中下游河道计算为例,分别选取长江中下游的宜昌、汉口水文站作为控制断面,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最小生态流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Tennan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曲率最大法确定准则计算结果合理,而采用斜率为1法确定准则计算结果则偏大。最后确定宜昌、汉口站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为2315m3/s、3124m3/s,分别占多年平均天然流量的16.7%、13.8%。该研究表明改进湿周法用于长江中下游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研究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5+163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力学.[M].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编;吴持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其演变.[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
[3]  
Instream flow assessments for regulated rivers in South Africa using the Building Block Methodology.[J].J. King;D. Louw.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