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学研究进展(下)

被引:1
作者
张云飞
机构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学术界; 研究对象; 苏联; 人类; 人和自然; 人与环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环境道德; 生态道德; 生态伦理意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3 如前所述,苏联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哲学派别最流行的名称”,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生态伦理学的科学性。由于下述原因,苏联学术界开始关注起生态伦理学: 一是生态危机已成为遍及全球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与人类的伦理道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若不能在运用其他手段和途径的同时也运用伦理道德的手段和途径,生态危机就不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生态伦理学是新时代的潮流 [J].
余谋昌 .
哲学动态, 1988, (10) :31-33
[2]   要重视生态伦理学的研究 [J].
杨通进 .
道德与文明, 1988, (03) :19-20
[3]   试论生态道德 [J].
周鸿 .
思想战线, 1988, (01) :25-29+47
[4]   生态伦理学的根据和根源探索 [J].
瓦西连科 ;
董进泉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6, (11) :28-31
[5]   生态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 [J].
M.萨格夫 ;
鲁旭东 .
哲学译丛, 1986, (04) :57-62
[6]   自然科学与伦理学 [J].
余谋昌 .
学习与探索, 1985, (05) :39-45
[7]   朝着科技文化方向发展的伦理学 [J].
H.瓦格斯乔尔 ;
仵劲草 .
哲学译丛, 1984, (04) :66-67
[8]   施韦兹伦理学中的人与自然 [J].
W.佩特里斯基 ;
.
国外社会科学, 1982, (02) :44-45
[9]   生态观与生态方法 [J].
余谋昌 .
生态学杂志, 1982, (01) :40-43
[10]   应该提倡环境道德 [J].
蔡守秋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3)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