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研究II.未来气候变化

被引:3
作者
杨昕
王明星
黄耀
机构
[1]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6] 西安
关键词
降水; 温度; 未来气候; 碳通量; GCM;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少要比 GCM模式模拟的结果要高 )。在不考虑二氧化碳及氮素的“施肥效应”前提下 ,得出要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为零 ,全球平均温度每增加 1℃ ,降水量需要增加 7% (约 5 4 mm)。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J].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 林业科学研究. 1994(04)
[2]   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全球温暖化 [J].
方精云 ;
位梦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2) :3-11
[3]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 I.近百年来气候变化 [J].
杨昕 ;
王明星 ;
黄耀 .
生态学报, 2002, (02) :270-277
[4]  
Dynamic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o M and Woodward F I. Natur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