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90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吕一河
陈利顶
马克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 土地利用; 景观位置;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坡面土地利用与植被的斑块化镶嵌是人类干扰山区景观异质性的特点。在卧龙湿润高山地区 ,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农业坡耕地与人工林种植是居民区附近土地利用多样化的原因。从样带与生态系统类型尺度上探究土地利用与坡面景观位置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利用定量化的方法 ,揭示坡面上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景观位置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 (灌丛 ,撂荒地 ,坡耕地和人工林 )与 4个坡面位置 (上坡 ,中坡 ,下坡和坡脚 ) ,通过样带采样研究它们之间土壤养分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与坡位下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 ,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指数 (QI)。而人工林与农田的 QI值较低 ,这表明灌丛在坡面上有着“肥力岛屿”效应。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质量指数 (PI)表明 ,与中坡位和下坡位相比 ,上坡位与坡脚处土壤质量要高。结果说明坡面土壤质量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景观位置分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张庆费 ;
宋永昌 ;
由文辉 .
生态学报, 1999, 19 (02) :32-36
[2]   土壤因子对次生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J].
安树青 ;
王峥峰 ;
朱学雷 ;
刘志礼 ;
洪必恭 ;
赵儒林 .
生态学报, 1997, (01) :47-52
[3]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soils and vegetation over various lithological formations on Lesvos (Greece)[J] C Kosmas;St Gerontidis;M Marathianou Catena 2000,
[4]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J] Bojie Fu;Liding Chen;Keming Ma;Huafeng Zhou;Jun Wang Catena 2000,
[5]  
The effect of land use structur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Bojie Fu;Keming Ma;Huafeng Zhou;Liding C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6]  
Landscape-level interactions between topoedaphic features and nitrogen limitation in tallgrass prairie[J] Tracy L. Benning;Timothy R. Seastedt Landscape Ecology 1995,
[7]  
Effects of cultivation and erosion on soils of four toposequences in Canadian prairies Gregorich E G and Anderson D W; Geoderma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