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在中国远洋鱿钓渔业方面的应用与比较分析

被引:12
作者
郑奕
周应祺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人文与基础学院
[2]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峰值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鱿钓; 捕捞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7 [水产捕捞];
学科分类号
090802 ;
摘要
概述了PTP和DEA法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的远洋鱿钓渔业。结果表明:1999年我国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的“捕捞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仍有潜力可挖;影响西南大西洋鱿钓渔业“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制冷能力、钓机数、集鱼灯和水下灯,而船长、船舶总吨位、功率和舱容仅为次要因素。通过应用,本文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PTP法长于在时间序列方面的一个纵向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渔业技术和资源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而DEA法则擅于在捕捞单位间进行横向的“能力”比较,并能对影响“捕捞能力”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灵敏度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Report of the technical working group on the management of fishing capacity. FAO. FAO Fisheries Report No.615 . 2000
[2]  
上海水产大学鱿钓技术组和中国渔业协会鱿钓工作组. 1999.2000年西南大西洋鱿钓渔业资料汇编 . 2000
[3]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rontier Modeling and Efficiency Measurement. Coelli T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 1995
[4]   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与前景 [J].
罗福才 ;
贾复 ;
陈龙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0, (02) :138-144
[5]  
上海水产大学鱿钓技术组和中国渔业协会鱿钓工作组. 1999年北太平洋鱿钓渔业资料汇编 . 2000
[6]  
On the measurement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Nelson R.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