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历史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鲁西奇,蔡述明
机构
[1]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秦巴山地,生态,移民,贫困;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1996.03.005
中图分类号
X17 [环境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18—19世纪前期流民的大规模移入引发了秦巴山地的全面开发,而落后的、掠夺性的农业垦殖方式及其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水旱灾害频繁.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农耕面积显著减缩,单产下降,人口大量外流,经济普遍衰退,人民生活愈益走向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贫困地区环境类型研究 [J].
郭来喜,姜德华 .
地理研究, 1995, (02) :1-7
[2]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  
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著;.科学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