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紫外光谱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孝刚 [1 ,2 ]
朱秋劲 [1 ,2 ]
胡萍 [1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分子印迹; 预组装体系; 紫外光谱; 分子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6 [杂环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070303 ; 081704 ;
摘要
通过对三聚氰胺(MEL)与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和亚甲基丁二酸(IA)3种单体在甲醇中相互作用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的紫外光谱研究发现,MEL与3种单体之间均产生了氢键相互作用;其中,AM对体系影响最大,MAA次之,IA最弱。氢键使MEL的三嗪环共轭双键和发色团取代的芳核产生π—π*电子跃迁,使各组装体系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实验推测出MEL与3种单体形成最佳模板-单体复合物的浓度比分别为:cMEL:cMAA=1:6、cMEL:cAM=1:8、cMEL:cIA=1:8。差示紫外光谱表明:3个预组装体系中1个MEL分子分别与2个MAA分子、3个AM分子、1个IA分子各自形成MEL-2MAA、MEL-3AM和MEL-IA型复合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Molecularly-imprinted microspheres for 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melamine in milk and fe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Mu Li;Liying Zhang;Zihui Meng;Zongyi Wang;Hui Wu.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0, 25
[2]   Molecular imprinting of β-cyclodextrin/cholesterol template into a silica polymer for cholesterol separation [J].
Faria Soares, Cleide Mara ;
Zanin, Gisella Maria ;
de Moraes, Flavio Faria ;
Andreo dos Santos, Onelia Aparecida ;
de Castro, Heizir Ferreira .
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AND MACROCYCLIC CHEMISTRY, 2007, 57 (1-4) :79-82
[3]  
现代光谱分析.[M].陈海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  
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M].朱淮武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药物的波谱解析.[M].彭师奇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6]   沉淀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J].
杨卫海 ;
严守雷 ;
卫晨 ;
王清章 .
高分子学报, 2010, (10) :1163-1169
[7]   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学特性 [J].
肖静水 ;
梁俊 ;
彭安国 ;
肖锡林 ;
王丽华 ;
刘慧君 .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4 (02) :94-98
[8]  
甲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光谱学研究.[J].申中兰;杨俊;朱晓兰;高芸;苏庆德;.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 01
[9]   分子印迹技术在生化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J].
张毅 ;
胡玉玲 ;
李攻科 .
分析测试学报, 2008, (02) :215-221+226
[10]   不同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 [J].
林秋明 ;
何建峰 ;
刘岚 ;
邓芹英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7, (10) :1084-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