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1999年山西大同MS5.6地震的震源断层
被引:16
作者:

王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刁桂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张四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王勤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刘允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朱振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张彦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机构:
[1] 山西省地震局大同中心地震台
[2] 河北省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大同地震;
震源断层;
交叉断层;
宏观烈度;
震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同震区先后在 1989、1991和 1999年发生MS >5地震 ,利用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记录资料进行比较精确的地震序列震源定位 ,结合宏观烈度分布和震源机制解资料 ,详细地分析对比了 3次子序列的异同。结果显示 ,1999年MS5 .6地震的震源断层是走向NWW、长 16km、宽12km、埋深 5km以下、倾角近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而前 2个子序列是NNE为主的右旋走滑断层活动所致 ,表明地震破裂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 2个以上方向先后出现、并且强弱有别的地震破裂是普遍存在的 ,表明震源环境的复杂程度与地震序列的类型有关。虽然震区存在NE向的大王村断裂和NW向的团堡断裂 ,但目前没有证据说明震源断层和 2条构造断层连通。 3次子序列的震源断层都是走滑断层 ,也和 2条构造正断层有别。 1999年的子序列可能属于新破裂。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实验研究[J]. 地震地质, 2000, (01) : 65 - 7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力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天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吴秀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2] 1999年山西大同—阳高5.6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报告[J]. 山西地震, 2000, (01) : 2 - 6+15丁学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丁有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郭星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郭俊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王跃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
- [3] 1989年和1991年大同—阳高两次地震震源断层的三维特征[J]. 山西地震, 1999, (Z1) : 15 - 20朱艾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刁桂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张四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杜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
- [4] 山西临猗-永济1998年5.0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J]. 山西地震, 1998, (Z1) : 4 - 8郭星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地区行署地震局刘晋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地区行署地震局程新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地区行署地震局王跃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地区行署地震局尚雨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地区行署地震局
- [5] 大同两次Ms5.8地震序列的震源区应力场对比分析[J]. 地震, 1995, (04) : 345 - 352刁桂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于利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李钦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 [6] 1989年大同震群的体破裂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3) : 360 - 368刁桂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于利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宁杰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孙佩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张予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 [7] 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J]. 地震学报, 1992, (04) : 407 - 415+525王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培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8] 1991年大同—阳高5.8级地震宏观烈度与地震构造[J]. 山西地震, 1992, (01) : 41 - 47+63王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安卫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兰青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范俊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
- [9]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地质环境与地震构造[J]. 山西地震, 1992, (01) : 19 - 30+36苏宗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程新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