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一次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分析

被引:11
作者
史小康 [1 ,2 ]
李耀东 [1 ]
刘健文 [1 ]
黄兵 [1 ]
刘向培 [1 ,3 ]
陈军庆 [1 ,3 ]
机构
[1]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2] 中科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3]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螺旋度; 华北暴雨; 数值模拟; ARPS; ADAS;
D O I
10.13577/j.jnd.2012.0408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ARPS数值模式对华北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该过程螺旋性结构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对诊断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暴雨的落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xy-螺旋度锋区内靠近正值区的一侧有利于暴雨的发生,但反映的降水落区范围较实际的要大;高层z-螺旋度负值区范围及数值的明显增大预示着对流系统的发展和降水率的增大;低层z-螺旋度在3.25 km高度处的正值中心区与降水落区对应较好;与xy-螺旋度相比,z-螺旋度给出了更为精准的降水位置,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系统维持、发展以及天气现象剧烈程度的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3个深入内陆热带气旋产生大暴雨的成因——对比分析 [J].
尹洁 ;
杜惠良 ;
吴静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3) :79-86
[2]   一次华北暴雨过程中“质量强迫”的数值模拟 [J].
史小康 ;
李耀东 ;
冉令坤 ;
文军 .
高原气象 , 2009, (02) :278-292
[3]   甘肃河西走廊两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J].
王伏村 ;
李耀辉 ;
牛金龙 ;
张得玉 .
气象, 2008, (01) :48-53+132
[4]   台风暴雨成因的螺旋度和Q矢量研究——影响浙闽两省的台风“风棠”案例 [J].
薛根元 ;
周丽峰 ;
朱健 ;
诸晓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3) :41-48
[5]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J].
尤红 ;
姜丽萍 ;
彭端 ;
夏冠聪 .
气象, 2007, (04) :71-76
[6]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J].
郑仙照 ;
寿绍文 ;
沈新勇 .
气象, 2006, (01) :102-106
[7]   螺旋度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李耀东 ;
刘健文 ;
高守亭 .
气象科技, 2005, (01) :7-11+36
[8]   动力和能量参数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J].
李耀东 ;
刘健文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2004, (04) :401-409
[9]   0103号和0104号台风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和位涡分析 [J].
郑传新 .
广西气象, 2002, (02) :6-8
[10]   春季滇南冰雹大风天气的螺旋度分析 [J].
李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2) :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