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储热罐后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

被引:20
作者
杨利 [1 ,2 ]
刘永林 [1 ,2 ]
房伟 [3 ]
余小兵 [1 ,2 ]
吕凯 [1 ,2 ]
刘明 [4 ]
机构
[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3]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
[4]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储热罐; 深度调峰; 运行优化; 热电解耦; 热电负荷分配方式;
D O I
10.19666/j.rlfd.201909227
中图分类号
TM621 [火力发电厂、热电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热罐作为一种蓄能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能力。针对目前热电联产机组配置储热罐后的运行优化问题,本文采用Ebsilon软件搭建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分析模型,对某电厂亚临界2×330 MW热电联产机组配置储热罐后运行方式及优化效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置储热罐后,在单台机组对外供热负荷250 MW时,调峰容量最小提高了额定容量的15.2%,最大提高了额定容量的24.2%。同时,为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建议在热电负荷一定时,采取电负荷平均分配、热负荷不均匀分配的运行方式。在此基础上,当该电厂3、4号机组热电负荷处于供需平衡时,运行优化后机组总体热耗率可降低76.1 kJ/(kW·h);当热电负荷处于供需不平衡时,运行优化后机组总体热耗率可降低12.9 kJ/(kW·h);整个采暖季总节煤量为1 618.2 t,总经济收益为129.5万元。该研究结果可为热电联产机组配置储热罐后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采用电极锅炉的风电供热系统设计及经济性
    牛传凯
    李铮伟
    [J]. 煤气与热力, 2019, 39 (08) : 12 - 15+22+41
  • [2]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热电厂热电负荷分配优化
    王珊
    刘明
    严俊杰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 (09) : 159 - 166
  • [3] 蓄热式电锅炉在风电接纳中的应用
    郑智丹
    [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8, (24) : 78 - 84
  • [4] 配置储热罐的供热机组运行定值计算
    王耀函
    刘吉臻
    曾德良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4 (06) : 69 - 74
  • [5] 基于图解法的含储热罐供热机组特性分析
    王耀函
    曾德良
    陈凯
    [J]. 热力发电, 2017, (11) : 57 - 60+84
  • [6] 储热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分析
    陈磊
    徐飞
    王晓
    闵勇
    丁茂生
    黄鹏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7) : 4283 - 4290
  • [7] 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
    徐飞
    闵勇
    陈磊
    陈群
    胡伟
    张玮灵
    王小海
    侯佑华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 5063 - 5072
  • [8] 配置储热后热电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吕泉
    陈天佑
    王海霞
    于汀
    李群
    汤伟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1) : 34 - 41
  • [9] 含储热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
    吕泉
    陈天佑
    王海霞
    李玲
    吕阳
    李卫东
    [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05) : 79 - 85
  • [10] 热电厂参与风电调峰的方法评述及展望
    吕泉
    陈天佑
    王海霞
    吕阳
    刘娆
    李卫东
    [J]. 中国电力, 2013, (11) : 129 - 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