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论列强》回顾与相关的“中国含义”

被引:5
作者
时殷弘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兰克; 《论列强》; 国际体系; 当代中国; 世界强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在1833年的《论列强》内,兰克揭示均势是欧洲重大国际权势斗争推动的一个反复的新陈代谢过程,欧洲列强及其组成的国际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兴起和更生,并且进至民族主义的勃然兴起和国家的民族国家化。兰克持狭隘的欧陆眼界,这导致他不明白现代国际体系的某些关键性机理,并且完全未能预感到"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我们可以从领悟和透视《论列强》出发,促进形成对当代中国适切的某种"论列强"。就此而言特别重要的是:真正的强国坚持"精神独立",坚信中国未来主要取决于中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势的自主实践;现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现当代宏伟变革的决定性动能之一,也是为中国现当代保持传统中国特性的一大载体,它在当代有其重大和必需的演进;中国可持续的崛起需要全面地明了什么是现当代头等强国,连同具备怎样的基本条件才能发展成可持续的此类强国;均势观念在其根本内核上须被保持为中国当代国际观的一个紧要部分,有效制衡的条件须予认识、开拓和培育;必须经久保持中国作为"洲级大国"的统一完整,此乃中国未来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的一个最大依靠。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3+156 +156-15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制衡的困难——关于均势自动生成论及其重大缺陷 [J].
时殷弘 .
太平洋学报 , 1998, (04) :48-58
[3]  
武力与治国方略[M]. - 商务印书馆 , (美)戈登·克雷格(GordonA.Craig), 2004
[4]  
Ranke and German Imperialism .2 Ludwig Dehio. .
[5]  
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2 Dehio Ludwig. Alfred A Knopf .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