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的土壤质量研究

被引:3
作者
赫晓慧
常庆瑞
李锐
温仲明
杨勤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荒漠化; 人工植被; 土壤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陕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人工植被下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植被的建立与生长,土壤质量总体趋于好转,但不同样地随着植被盖度和植被种类的不同,土壤质量差异很大;多年生乔木林改良土壤质量的潜力最高,耕作粗放的农地土壤质量有所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土壤肥力变化 [J].
顾峰雪 ;
潘晓玲 ;
潘伯荣 ;
文启凯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79-1188
[2]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 [J].
张全发 ;
郑重 ;
金义兴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4) :325-334
[3]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的本质及其形成研究 [J].
安韶山 ;
常庆瑞 ;
刘京 ;
李壁成 .
生态学报, 2003, (01) :106-111
[4]   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 [J].
王葆芳 ;
贾宝全 ;
杨晓晖 ;
刘星晨 ;
王君厚 .
生态学报, 2002, (12) :203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