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不同部位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胡媛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乌梅; 镇咳; 涩肠; 止泻; 部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乌梅不同部位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的异同,明确乌梅的药用部位。方法:通过对小鼠镇咳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及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影响的试验,对乌梅果肉、核壳和种仁进行药理作用研究。结果:乌梅镇咳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核壳和种仁;涩肠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果肉;止泻的有效入药部位为果肉和核壳。结论:乌梅果肉、核壳和种仁的药理作用不同,各部位都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乌梅应分部位入药。
引用
收藏
页码:2089 / 209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桃花止泻冲剂的药效学研究 [J].
山丽梅 ;
赵艳玲 ;
肖小河 ;
蔡光明 ;
贺承山 .
中药材, 2003, (06) :420-4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