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和花生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同工酶研究

被引:29
作者
罗广华
邵从本
王爱国
郭俊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SOD; β-巯基乙醇; Mn; Cu; 同工酶谱; 歧化酶; 超氧; 花生种子; 大豆种子; 催化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谱带有7~8条,花生有5条,它们当中电泳迁移率最低的一条属于Mn-SOD,其余的都是Cu-Zn-SOD。 Mn-SOD在pH 3和pH 12时,很快丧失催化活性,而Cu-Zn-SOD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催化活力。经纯化的SOD同工酶的催化活性对pH的改变更为敏感。 酶液在存放过程和高温处理时,Cu-Zn-SOD的催化活性比Mn-SOD有较好稳定性。 在变性剂SDS作用下,Cu-Zn-SOD能保持催化活性而Mn-SOD活力丧失;相比之下,β-巯基乙醇使Cu-Zn-SOD失活而Mn-SOD仍有部分活力。8M脲存在时,SOD活力普遍下降,但Cu-Zn-SOD比Mn-SOD下降更厉害。SOD和β-巯基乙醇同时存在时,全部SOD同工酶完全失活。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王爱国
    罗广华
    邵从本
    吴淑君
    郭俊彦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 77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