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长三角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

被引:7
作者
李国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多中心; 网络化; 空间结构; 大都市群; 长三角区域;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4.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和参照国内外大都市地区的发展与规划经验,多中心网络化结构是大都市区(大都市圈或大都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最为合理的空间结构。长三角目前正处于加快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也仍然存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该区域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质量和效益方面的较大差距,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过密过疏"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以大力促进区域整体创新发展,形成相互协同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分工新格局,建设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广域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管制等多项举措合力打造长三角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 Garreau J. . 1991
[2]  
首都圈[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李国平, 2004
[3]  
网络化大都市[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李国平, 2008
[4]  
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 Policy. . 2002
[5]  
The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 Robert C. Kloosterman,Sako Musterd. Urban Studies . 2001
[6]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as A R,Arnott R,Small K.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98
[7]  
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M]. 科学出版社 , 李国平, 2016
[8]   网络化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新模式 [J].
李国平 ;
孙铁山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5) :83-89
[9]   欲治“大城市病” 上海须重构市域公共交通体系 [J].
伍爱群 .
城市, 2016, (09) :61-68
[10]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 [J].
刘鉴 ;
杨青山 ;
江孝君 ;
张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02) :22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