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及影响机制——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

被引:86
作者
曾菊新 [1 ,2 ]
杨晴青 [1 ,2 ,3 ]
刘亚晶 [1 ,2 ]
赵纯凤 [1 ,2 ]
李伯华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3]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演变特征; 行为变迁;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302 ;
摘要
要:采用层次分析等方法,从农民生活、生产环境、生态产品供给以及生态安全等人居环境核心领域出发,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对1998—2012年间利川市乡村人居环境做了评价,剖析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时序演变历经传统发展、过渡发展、生态化建设三个阶段,人居环境系统及影响因子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盆地、城镇集聚,城乡收入差距增大,河流流域生态环境改善,高山区生态脆弱性增强;3农户行为受政策调控作用由无序、扭曲化向规范化变迁,政策调控与农户行为互动作用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现状分析 [J].
刘欣 ;
王永清 .
世界林业研究 , 2014, (01) :93-96
[2]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唐承丽 ;
于涛 ;
肖国珍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515-524
[3]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 [J].
李伯华 ;
刘传明 ;
曾菊新 .
人文地理, 2009, 24 (01) :28-32
[4]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伯华 ;
曾菊新 ;
胡娟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5) :70-74
[5]   人居环境发展中的五律协同机制研究 [J].
赵万民 ;
周学红 .
城市问题, 2007, (01) :20-23
[6]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J].
李健娜 ;
黄云 ;
严力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3) :192-195
[7]   生态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J].
华永新 .
农村能源, 2000, (01) :28+30-28+30
[8]   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 [J].
刘沛林 .
人文地理, 1998, (01) :38-41
[9]  
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李伯华, 2014
[10]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吴良镛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