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乌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被引:23
作者:
吴晶晶
[1
]
田永中
[1
,2
]
许文轩
[1
]
肖悦
[1
]
谢莹
[1
]
程玉丝
[1
]
机构:
[1] 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重庆稻田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CA-Markov模型;
MCE模型;
情景分析;
乌江下游地区;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70602.00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现状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三种模式下研究区2020年、2035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下,建设用地急剧扩张,35年间其面积增加了一倍,达到1 390.46km2,且主要来源为耕地,约占转出耕地面积的一半;林地增长十分缓慢,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到2050年分别减少了186.58km2和69.40km2,未利用地减少了一半。(2)在"现状延续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仍然较快,2050年增加了347.92km2,增幅达37.92%;耕地减幅有所下降,林地增加也比"快速城镇化情景"要快,但草地和未利用地仍在持续减少,35年间分别减少了25.9%和44.3%。(3)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用地不断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生态用地总面积占研究区的64%;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得到限制,到2050年其总面积为1 171.42km2,比同期"快速城镇化情景"减少了219.04km2;耕地虽有减少,但逐渐趋于平衡,始终保持在6 000km2以上。因此,"生态保护情景"是研究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