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被引:124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李海兵
史仁灯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蛇绿岩; 特提斯洋; 阿尼玛卿; 昆仑山;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4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4 ;
摘要
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带标志古特提斯洋关闭后的板块缝合带。在该缝合带及周围识别出4套与洋盆扩张和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岩,由南至北,分别为洋底玄武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玄武岩和后碰撞火山岩。板块构造体系说明洋壳俯冲极性从南向北。已有年代学证据表明:阿尼玛卿洋盆的开启时代至少可以早到晚石炭世(308Ma),洋盆关闭可能在早三叠世;岛弧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二叠世(260Ma);弧后盆地火山岩的时代为早中三叠世;后碰撞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纪沿缝合带及其北部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左旋走滑断裂系,包括东昆仑南缘左旋走滑断裂(200~220Ma)、阿尔金断裂的早期走滑剪切断裂系(220~230Ma)以及南祁连南缘巨型左旋走滑断裂(240~250Ma)。认为它们形成于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的关闭和斜向碰撞作用,但主要在俯冲板块折返阶段或逆冲岩片的抬升阶段,其时也是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鄂拉山地区热水成矿模式.[M].李福东等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2]   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南缘德尔尼蛇绿岩:一个被肢解了的古特提斯洋壳 [J].
杨经绥 ;
王希斌 ;
史仁灯 ;
许志琴 ;
吴才来 .
中国地质, 2004, (03) :225-239
[3]   东昆仑-阿尼玛卿-巴颜喀拉地区早二叠世的生物古地理特征 [J].
王永标 ;
杨浩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775-780
[4]   阿尔金断裂带印支期走滑活动的地质及年代学证据 [J].
李海兵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吴才来 ;
万渝生 ;
史仁灯 ;
J. G. Liou ;
P. Tapponnier ;
T. R. Ireland .
科学通报, 2001, (16) :1333-1338
[5]   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 [J].
许志琴 ;
李海兵 ;
杨经绥 ;
陈文 .
地质学报, 2001, (02) :156-164
[6]   德尔尼蛇绿岩Ar-Ar年龄:青藏最北端古特提斯洋盆存在和延展的证据 [J].
陈亮 ;
孙勇 ;
裴先治 ;
高明 ;
冯涛 ;
张宗清 ;
陈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05) :424-426
[7]   青海省阿尼玛卿带布青山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形成环境 [J].
边千韬 ;
罗小全 ;
李涤徽 ;
赵大升 ;
陈海泓 ;
徐贵忠 ;
常承法 ;
高延林 .
地质学报, 2001, (01) :45-55
[8]   东昆仑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中发现奥陶纪疑源类 [J].
边千韬 ;
尹磊明 ;
孙淑芬 ;
罗小全 ;
I. Pospelov ;
O. Astrakhahtsev ;
N. Chamov .
科学通报, 2001, (02) :167-171
[9]   东昆仑变闪长岩体的40Ar-39Ar和U-Pb年龄:角闪石过剩Ar和东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岩带证据 [J].
陈能松 ;
孙敏 ;
张克信 ;
朱云海 .
科学通报, 2000, (21) :2337-2342
[10]   放射虫等生物群在非史密斯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为例 [J].
张克信 ;
黄继春 ;
殷鸿福 ;
王国灿 ;
王永标 ;
冯庆来 ;
田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54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