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超压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53
作者
邱桂强
凌云
樊洪海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地层孔隙压力; 烃源岩; 压力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统计分析 13 0 7口探井实测压力系数和 83 1口探井使用的钻井液密度数据 ,发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四段普遍存在异常超压 ,超压 (压力系数 1.1~ 1.5 )主要出现在 2 10 0~ 3 5 0 0m深度 ,强超压 (压力系数大于 1.5 )主要出现在 2 80 0~ 3 5 0 0m深度。东营凹陷沙三段、沙四段主力烃源岩超压平面分布具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总体特点 ,超压主要分布在洼陷带、断裂构造带和中央背斜带上。烃源岩压力系数等值线北部陡坡带比较密集 ,南部缓坡带相对稀疏。生油洼陷中心附近异常高压带的分布与生油洼陷基本一致 ,洼陷深陷区压力系数很大 ,向周围斜坡和构造高部位呈辐射状逐渐减小至正常 ,压力分布带与洼陷、边缘斜坡和构造较高部位的欠压实与压实带发育、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很好。图 3表 1参 9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超压与烃类生成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J].
王兆云 ;
赵文智 ;
何海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2-15
[2]   超压异常对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苏玉山 ;
王生朗 ;
张联盟 ;
王德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49-52+57
[3]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J].
查明 ;
曲江秀 ;
张卫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9-23
[4]   利用声速检测欠压实泥岩异常高压的简易方法与应用 [J].
樊洪海 .
石油钻探技术, 2001, (05) :9-11
[5]   歧北地区下第三系深层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李军 ;
袁淑琴 ;
武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22-24+14
[6]   试析歧北凹陷异常压力在深层油气藏成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J].
张立新 ;
李军 ;
刘淑芝 ;
张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9-21+20
[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和荣 ;
黄永玲 ;
冯有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7-70+113
[8]   超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运聚关系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