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地区蚊虫群落及地理生态位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云智
张海林
龚正达
米竹青
机构
[1] 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
关键词
蚊虫群落; 地理生态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4 [医学昆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 :对云南省 15个边境县市蚊虫群落的优势种及分布、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地理生态位进行分析。方法 :捕蚊 ,白天采用人工诱捕法 ,夜间用吸蚊器捕捉。结果 :农村畜圈及人房周围夜间活动蚊虫优势种共 6种 ,包括三带喙库蚊、棕头库蚊、霜背库蚊、伪杂鳞库蚊、中华按蚊和迷走按蚊 ;野外竹林树林白天活动蚊虫优势种共 5种 ,分别为 :白纹伊蚊、伪白纹伊蚊、圆斑伊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蚊虫多样性指数变化顺序为 :农村畜圈及人房周围生态 ,沧源 ( 2 .0 92 0 ) >瑞丽 ( 2 .0 35 5 ) >盈江 ( 1.95 2 1) >景洪 ( 1.8193) >马关( 1.72 3 4) >耿马 ( 1.6 85 7) >勐腊 ( 1.6 717) >金平 ( 1.6 70 9) >双江 ( 1.6 488) >孟连 ( 1.6 44 4) >勐海 ( 1.5 6 88)>畹町 ( 1.46 16 ) >河口 ( 1.42 71) >潞西 ( 1.2 940 ) >保山 ( 1.2 36 4) ;野外竹林树林生态 ,河口 ( 2 .16 3 0 ) >景洪( 1.935 5 ) >勐腊 ( 1.744 7) >沧源 ( 1.6 75 6 ) >耿马 ( 1.6 73 4) >盈江 ( 1.6 2 5 8) >潞西 ( 1.6 0 15 ) >畹町 ( 1.5 948)>瑞丽 ( 1.5 318) >勐腊 ( 1.16 19) >勐海 ( 1.0 5 6 1)。各地蚊虫多样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夜间活动蚊虫中 ,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及伪杂鳞库蚊地理生态位宽度最大 ,分别为 :0 .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白纹伊蚊垂直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J].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 .
病毒学报, 1996, (01) :42-47
[2]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对基孔肯雅病毒的易感性和传播性的研究 [J].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 .
中国病毒学, 1994, (03)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