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系统风险构成及其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16
作者
张士锋 [1 ]
陈俊旭 [1 ,2 ]
华东 [1 ,2 ]
孟秀静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风险; 致险因子; 承险率; 风险损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文在综合考虑系统属性、风险过程后,基于致险、承险因子及损害程度构建了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指标体系由4层次共20个指标构成,能更好地表征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评价模型包括参数计算与风险分级,能简便计算风险参数及因子贡献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级别划分。随后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系统风险,结果表明主要致险因子是缺水率(0.426 1),主要的承险因子是水资源保障程度(0.647 6);若单考虑致险情况下的风险,北京市面临57.13%的致险率,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险能力后得到风险为26.97%,显示北京市能较好应对水资源系统风险,但仍受约束性风险限制,可通过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及规范水资源管理来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1855 / 18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王红瑞 ;
钱龙霞 ;
许新宜 ;
王岩 .
水利学报, 2009, 40 (07) :813-821
[2]   基于水资源绿色核算的北京市水价 [J].
倪红珍 ;
王浩 ;
汪党献 ;
张庆华 .
水利学报, 2006, (02) :210-217
[3]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J].
贾绍凤 ;
张军岩 ;
张士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38-545
[4]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风险分析研究 [J].
张翔 ;
夏军 ;
史晓新 ;
汪新宇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01) :80-83
[5]   水库汛期调度的最大洪灾风险率研究 [J].
傅湘 ;
纪昌明 .
水电能源科学, 1998, (02) :13-16
[6]   岗南水库超汛限水位蓄水的风险分析 [J].
冯平,陈根福,纪恩福,卢永兰 .
天津大学学报, 1995, (04)
[7]   水资源系统不确定型决策研究综述 [J].
王建群 .
河海科技进展, 1994, (02) :22-28
[8]   洪泛区洪灾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J].
朱元甡 .
水利经济, 1990, (02) :55-62
[9]  
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韩宇平, 2008
[10]  
中国环境年鉴[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环境年鉴·环境监察分册》编委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