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法社团的高等学校——兼论高等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

被引:7
作者
吴文灵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公法社团; 行政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本文在借鉴德国公法社团理论和行政主体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关于高等学校法律地位代表性学说的种种缺憾,进而提出高等学校宜定位为公法社团。从高等学校发展历史、教育法律的相关规定两方面证明了高等学校选择公法社团性质的可行性。在我国行政法学背景下,不能笼而统之地认为高等学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迁 [J].
劳凯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5-16
[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张树义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4]  
外国高等教育史.[M].贺国庆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M].湛中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行政法学总论.[M].(德)哈特穆特·毛雷尔(HartmutMaurer)著;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
[7]  
行政法学.[M].罗豪才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