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36
作者
:
吴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吴永军
吴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吴康宁
程晓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程晓樵
刘云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刘云杉
机构
:
[1]
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
:
上海教育科研
|
1995年
/ 05期
关键词
:
小学课堂;
社会性;
师生交往;
学生个体;
课堂交往;
主体性;
群体交往;
生生交往;
时间构成;
D O I
:
10.16194/j.cnki.31-1059/g4.1995.05.010
中图分类号
:
G62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
040102 ;
摘要
:
<正>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课堂交往时间分成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两大部分,并想当然地认为其时间平分秋色。因此,很少有学者对课堂交往时间作实证研究,我国几乎全无。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讲,课堂交往时间的确是由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两大部分构成,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42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