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证

被引:19
作者
谭政 [1 ]
王学义 [2 ]
机构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空间面板; 空间学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共识。然而仅仅依靠全要素生产率不能转变生产方式,关键在于区分绿色与非绿色偏向。研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方法,对比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软技术"、绿色"硬技术"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依靠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发展需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偏向;2必须注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3不同偏向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不同;4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贡献不充分。这就意味着,在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收紧的背景下,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作用,否则将不能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重视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绿色管理技术等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要重视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又要考虑技术市场、劳动智力结构、劳动者年龄结构的影响。提升绿色"软技术"的贡献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变动的吸纳能力。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现中国省际区域间绿色可持续协同发展。此外,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绿色技术时,既要重视对绿色"硬技术"的吸收,又要重视对绿色"软技术"的再学习。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继续鼓励支持绿色"硬技术"自主研发,巩固提升绿色"硬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欣炜 ;
林娟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10) :1471-1478
[2]   绿色技术国别分布的路径变迁——一个交易成本集合的超边际分析 [J].
高丽敏 .
财经研究, 2015, 41 (03) :27-39
[3]   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 [J].
景维民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34-47
[4]   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双刃效应——基于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J].
金培振 ;
张亚斌 ;
彭星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5) :706-716
[5]   我国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和对策研究 [J].
雷光继 ;
林耕 .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1 (05) :5-8
[6]   波特假说的滞后性和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分析——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果的检验 [J].
李平 ;
慕绣如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4) :21-29
[7]   高技术产业不同资本类型企业创新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J].
刘志迎 ;
张吉坤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3) :45-52
[10]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