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心理应激前后血液中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陈新
赵英
何爱桃
杨露青
李凤华
机构:
[1]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衡阳
[3] 衡阳
来源: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心钠素;
N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行为类型者心理应激时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变化。方法 以健康的男大学生 49人为研究对象 ,用速算比赛使其产生心理应激 ,比较不同行为类型者心理应激前后的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心钠素(ANP)及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结果 心理应激后血压、血浆AngⅡ、ALD的浓度较心理应激前增加 (P <0 .0 5) ,且A型行为类型者舒张压、血浆AngⅡ、ALD浓度的增幅较非A型行为类型者大 (P <0 .0 5) ;应激后血清NO浓度下降 (P <0 .0 0 1 ) ,且应激前后血清NO浓度的变化A型行为类型者较非A型行为类型者更为明显 (P <0 .0 5) ;心理应激前后血浆ANP浓度无改变。结论 心理应激所致的血压升高可能既与缩血管物质浓度的增加有关 ,同时也与NO浓度减少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4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