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城市经济规模量化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臣辉 [1 ]
申雨桐 [1 ]
周明耀 [2 ]
徐海钢 [1 ]
余龙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水环境承载力; 排放强度;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论文提出了以地区生产总值(GDP)表征的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以扬州市为例,选取COD作为污染控制因子,进行实例计算。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不同参数影响程度,找出影响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子;采用区间估计理论,评估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提出对于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排放强度控制线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污染减排政策干预的因素,扬州市目标年水环境承载力(以GDP表征)可达8 372×108元,在90%的置信度水平上,其置信区间为7 881×1089 030×108元;在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条件下,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制约因子为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例;如果该区域经济目标定为5 070×108元,则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不得大于0.69 kg/104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903 / 19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J].
曾维华 ;
杨月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7) :667-672
[2]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J].
顾康康 ;
刘景双 ;
窦晶鑫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87-94
[3]   单因子超载的综合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J].
汤晓雷 ;
刘年丰 ;
李贝 ;
廖兵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4) :70-71+90+119
[4]   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缺陷 [J].
彭建 ;
吴健生 ;
蒋依依 ;
叶敏婷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16-2722
[5]   石家庄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J].
汪彦博 ;
王嵩峰 ;
周培疆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3) :26-27+116
[6]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王友贞 ;
施国庆 ;
王德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597-604
[7]   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 [J].
顾晓薇 ;
王青 ;
刘敬智 ;
丁一 ;
刘建兴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315-319
[8]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实例 [J].
李朝辉 ;
魏贵臣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1) :75-76+118
[9]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余丹林 ;
毛汉英 ;
高群 .
地理研究, 2003, (02) :201-210
[10]   可线性化回归方法的改进和拓展 [J].
孙耀东 ;
王太源 ;
宗序平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