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
被引:12
作者:
周永灿
陈国华
潘金培
机构:
[1] 海南大学水产系!海口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来源:
关键词:
毛嵌线螺(Cymatium pileare);
繁殖;
幼虫;
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817 [软体动物门];
Q915.8 [古动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毛嵌线螺( Cymatium pileare)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育及幼虫从卵囊中游出等4个阶段.交配一般在产卵前10~15d进行,产卵后母体并不离开卵群,而是持续静伏在卵群的开口上进行孵育,直至其中的幼虫离开卵囊.温度和盐度对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在22~30℃的适宜温度区域内,将受精卵孵育成能自由生活的晚期面盘幼虫需438日度左右的总积温.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与其他前鳃类腹足动物相似,包括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及面盘幼虫期4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146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